您好,欢迎访问半岛·(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6828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半岛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半岛工业园28号

咨询热线:

400-123-6828

13888886828

关于四川省体育用品产业的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20 18:03:37人气:

  关于四川省体育用品产业的研究报告结合近期实际工作,采取实地走访、书面调研、与企业面对面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对体育用品产业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总体情况。我国共有约1100个规模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值为12287亿元、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44.9%,增加值为3144亿元、占体育产业总增加值的29.3%。

  (二)产业分布。受地理优势和政策推动的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呈现出东部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中部西部专业化水平逐次降低的特征,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产业聚集程度超过了 80%。其中,福建省占据绝对集聚优势,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值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就区域生产特征而言,形成了福建晋江运动鞋集群、浙江温州运动服饰制造集群、江苏泰州体育器材集群、山东乐陵竞技体育器材集群等一大批知名细分产业集聚地,冰雪用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国内体育用品主要品牌:安踏(福建,运动鞋服、配饰等运动装备),李宁(北京,运动鞋服、配饰等运动装备),361度 (福建,运动鞋服、配饰等运动装备),特步(福建,运动鞋服、配饰等运动装备),匹克(福建,运动鞋服、配饰等运动装备),乔丹(福建,运动鞋服、配饰等运动装备),鸿星尔克(福建,运动鞋服、配饰等运动装备),泰山(山东,综合性体育器材),红双喜(上海,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器材)。

  (三)发展趋势。我国体育用品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较大提升空间,体育用品业线上渠道快速拓展,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步伐。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在生产环节具备较大优势,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仍然占据附加值高的研发与销售环节,而我国体育用品制造多数处于产业链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和组装环节。所以,体育用品业的转型升级要求也更加迫切。

  (一)总体情况。我省目前体育用品制造及关联企业共364户,主要包括运动鞋服、球类制造、公共健身器材、包装印务、食品饮料、机动车、无人机、广播电视设备等生产企业。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体育用品及关联企业营业收入346.83亿元,同比增长35.76%;增加值为102.92亿元,同比增长31.89%。从我省各类体育用品及体育信息支出构成来看,运动服装、鞋帽类支出占比最大,超过60%。

  (二)产业分布。我省体育用品制造规上企业的分布情况为:成都4户(高尔夫球、游乐设施)、资阳3户(运动鞋服)、达州9户(运动鞋服帽、球类、户外功能服饰、帐篷)、眉山1户(高尔夫球)。近年来有基础和意向的地区积极承接国内外知名品牌内迁转移,先后引进了鸿星尔克、匹克、361度等全国知名体育制造企业在四川建立自制基地。现有成都大邑文体装备功能区、雅安金熊猫体育制造产业园、眉山生态体育智造工业园、绵阳三台西部运动鞋服产业园、361度(达州)大竹鞋服产业园、资阳鸿星尔克(安岳)鞋服产业园、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等7个体育制造园区,主要以运动鞋服为主,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

  (三)存在短板。我省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增加值仅占体育产业总增加值的14%左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我省体育用品制造业起步晚、体量小,供应链不完整,欠缺配套企业、科研中心和服务机构,各地市州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也因为体量小、话语权弱,争取各类优惠发展政策的难度大。相比较东部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我省缺乏如泰山、英派斯、红双喜等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也缺少如李宁、安踏、特步、匹克、361°等国内知名品牌,产业主要集中在贴牌生产、加工环节,存在创新设计、供应链管理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高附加值服务的能力不足问题。省内各企业之间还没有将市场信息、设计、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分销和物流配送等具体服务环节形成制造产业联盟,优化制造资源配置、协同制造分工服务等都有待发展。

  体育用品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合比较好的产业,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我省在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数字化和科教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劳动力方面,我省现有户籍人口9100万、常住人口8300万,劳动力资源富集。在原材料方面,攀枝花钛储量世界第一,而经过深加工后的钛金属,是制作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登山杖这类体育器材的重要原料。同时,我省在攀枝花、自贡、宜宾、广安等地布局了先进材料产业园区,2020年四川先进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317.3亿元、同比增长6%,投资增速达26.6%,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带动有力。在能源方面,我省清洁能源分布广、产量高,在“碳综合”大背景下,在能源价格和碳指标上拥有天然优势,对于招引大型体育制造业企业,具有极大吸引力。在数字化推动方面, 我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为增强研发生产能力,提高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发展“互联网+体育”,解决疫情期间线上线下互动参与体育带来解决方案。在科教能力方面,我省现有134所高校、465所职业学校、99所技工院校,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具备优势。

  (一)加强产业规划引领。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体育消费市场,结合举办世界大会等,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汇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战略方案,在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力开展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建设,大力推动现有企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二)分梯次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我省劳动资源、能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招引带动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来川投资,积极承接鞋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入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落实发展激励政策,扶持成都尖锋(旱雪体育设备)、成都乐动(智能穿戴)、四川润健(全民健身器材)、四川雄冠(运动鞋服)等骨干型企业跨阶成长,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实好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政策措施,结合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加大孵化培育力度。用好“体育贷”、“园区贷”等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符合体育用品特色的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政策性保险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深入实施数字“三品”战略,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半岛官方网站、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综合集成应用,鼓励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发挥四川省先进材料产业优势,推广石墨烯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尼龙纤维复合材料等在体育用品中的应用,助力我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弯道超车。通过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培育“专精特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方式,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创新驱动、规模扩张,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

  (四)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支持和鼓励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骨干生产企业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快行业关键零部件、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带动全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健身运动器材、运动防护用品、户外滑雪功能服装等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自创品牌发展,引导企业加强服务全动健康的产品研发生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