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唱响掘金数亿!2023年演唱会演绎“冰与火之歌” 2023年终盘点之演出市场◎演唱会究竟有多赚钱?有业内人士向每经记者表示,保守估计张学友今年在广州、成都两地的演唱会票房收入均在2亿元左右;五月天11月在上海举办的8场演唱会,粗略估计其票房超3亿元。
◎行至年末,市场也有所降温,记者注意到,多场演唱会票价连连跳水,甚至到“一折甩卖”。“10月之前的项目基本都是稳赚,但最后这两三个月,部分项目开始亏损。”业内人士直言。
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从热烈的摇滚到柔情的民谣,从国际巨星到独立音乐人,无数歌迷在现场感受音乐的震撼与魅力。
“我们场馆从2023下半年开始承接演唱会,到现在办了30多场,基本等同于2020年以前一些普通年份的全年了。”负责国内一家知名体育场馆运营工作的鲁悦(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注意到,实际上,行至年末,市场也有所降温,多场演唱会票价连连跳水,甚至到“一折甩卖”。“10月之前的项目基本都是稳赚,但最后这两三个月,部分项目开始亏损。”鲁悦直言。
从一票难求到折价出售,不过半年时间。高光时刻的演出市场也伴随着接连不断的风波:高退票费、柱子票、疑似假唱、黄牛等问题频现,行业开始反思和变革,为何越实名越买不到票?一把虚火过后,明年的演出市场将走向何方?
“今年8月17日至20日,场场爆满的周杰伦演唱会,为呼和浩特市带动28亿元的文旅收入。”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起今年的演出市场时,摩天轮票务平台CEO刘斅深有感触。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演出34.2万场,累计观演人次达1.11亿,票房收入315.4亿元,均远超2019年全年。歌迷粉丝迎来久违的狂欢,抢门票、订机票,用真金白银换来与偶像歌手的一场又一场双向奔赴;各大城市更是打响演唱会“争夺战”。
“我们监测发现,2023年度我国演唱会热度TOP3的歌手是周杰伦、五月天、薛之谦。”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演唱会究竟有多赚钱?有业内人士向每经记者表示,保守估计张学友今年在广州、成都两地的演唱会票房收入均在2亿元左右;五月天11月在上海举办的8场演唱会,粗略估计其票房超3亿元。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23年头部艺人的演唱会门票几乎场场都被抢完,“体育场项目大概一场票房在2500万元至2800万元,体育馆每场约在800万元”。而通常,知名歌手还有品牌冠名场,收入远高于其他场次。
据每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关注度较高的5位歌手张学友、五月天、张信哲、伍佰、蔡依林,在中国市场的演唱会数量分别为:65场、63场、36场、24场和11场演唱会,5人合计演唱会超190场。
短短几天票房上亿元的演唱会,吸金能力甚至超过一些豪华明星阵容、大制作的影片,堪称“行走的GDP”。今年上映的两部海外《银河护卫队3》《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上映首周的票房分别为1.93亿元和1.84亿元。而截至12月21日18时许,2023年在国内上映的影片中,票房过亿元的仅68部。
演唱会的场馆方,也深刻感受到了粉丝的热情。今年9月起,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相继举办陈奕迅、张靓颖、蔡依林、张信哲等艺人的演唱会,“预计到年底共计22场,累计吸引人数约43万人,演唱会票房约4亿元。”东安湖体育公园运营管理方润安(成都)体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赛演活动负责人罗幸星告诉每经记者。
在周杰伦、张学友等头部歌手火爆演唱会的带动下,2023年的演出市场热度空前。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的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较2019年有望增长67.9%,较2022年增长270.9%,预计整体规模达903.46亿元。
然而,多位受访者认为,2023年是一个“畸形的演出市场”,“两重天”才是整体市场的线年演出市场的热,并不是因为市场本来好,而是由于一些热门歌手几年没见了,才将消费力积聚到今年爆发。”刘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演出市场看起来很繁荣,“总量增长,局部火爆,部分走低”。
汪苏泷2023世纪派对巡回演唱会出品人、果儿现场主理人王欣明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演唱会不能说是“爆发”,而是处于“还账期”,一方面在补之前三年欠歌迷的账,属于积压后的释放;另一方面,火热的市场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也刺激着更多新的演唱会出现。
王欣明指出,演唱会流水高、回款快,很多资方正是看中了这点,“一个巡演的投资款一年之内基本就全回来了,大部分还是分场次回的。”他表示,当今爆款综艺、影视作品难出,有很多资方和甲方把本应投在综艺和影视上的钱转到了演唱会上。
不过,能在“还账期”的市场赚眼球、赚钱的,只是少数歌手,不少流量艺人遭遇“哑火”。黄子韬演唱会两场并一场,原价2368元的内场票降至262元;在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中,以第一名出道的刘雨昕门票近一折出售;张艺兴演唱会门票打3折
“从票务端来看,行业青黄不接,供给严重不足。(如今)还是五月天、周杰伦、张信哲、张学友等歌手在挑大梁,而10年前的市场就是这样。往年从综艺、选秀中出道,拥有不错流量的歌手,2021年办演唱会时门票还十分抢手,今年却显得沉寂,可以说已经淡出了市场的视野。”长期观察演出行业的牟珺(化名)向每经记者分析称。
站上C位(中心位)的演唱会,无法代表庞大的演出市场。“今年,剧场类的演出略有回升,勉强达到三年前的水平,但尚未恢复至2019年的盛况。亲子类演出、LiveHouse(音乐展演空间)则呈下滑趋势,不得不抱团取暖。”牟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23年音乐节总量提升了,但几乎每一场都在亏钱。
据牟珺回忆,2021年是音乐节的高光时刻,今年不少城市也加大引入音乐节,希望以此带动旅游,但现实状况是,音乐节虚火,票在打折出售,“估计明年不会有那么多人来办。”
“强实名制”之下,为何票反而更难抢也更贵了呢?“之前,每个人都能抢一两张纸质票,万一不去了,个人转手就卖掉了,这其实是跟黄牛在竞价,抑制了黄牛票的价格。”演出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鲁渠(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强实名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供给问题,“天价票没有被杜绝,反而因为供需关系更不平衡,导致价格更高,还暴露了权力寻租,以前消费者抢不到票,用溢价可以买到的票,现在需要通过关系来寻找,反而加剧了不公。”
2023年“强实名制”之下,黄牛票变得更加昂贵,随之而来的还有退票、代抢、邀请函等问题。其中,如何确定退票门槛是行业面临的全新挑战。
12月初,周杰伦2024年演唱会开启门票预售,其中高额退票费引发市场热议。据大麦等票务平台,周杰伦2024年演唱会福州站门票价格从500元2000元不等。退票规则中显示,在某时间内“退票将收取订单价格的30%手续费”。
“设置高额的退票费并不是主办方想挣这个钱,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去退票,否则演出票会演变成理财产品,人人都想无代价参与。”王欣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退票对主办方和平台来说是一件麻烦事。除了票“回滚后”要重新统计,退票行为还占用了产品合理变现周期,可能存在二次售票无法售罄的情况,给主办方造成损失。
针对“周杰伦2024年演唱会福州站退票费高达600元”一事,王欣明表示,演唱会收取退票费用无可厚非,“主办方在开票前已明确说明退票费,至于高与低的问题,目前尚无法律明确规定退票费的收取范围,收取多少都属于自主行为。”
“强实名背后,还存在隐私泄露的问题。而今,粉丝的身份证、联系方式在多个群里流通。”一位票务平台的相关人士向每经记者直言。
鲁渠亦向记者表示,“目前演出行业的投诉大多围绕买错票和退票问题,由于强实名制阻断了用户因突发情况转让观演机会的渠道,而配套的退票又需要缴纳高额手续费,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消费者不满情绪爆发。”
“非常态情况下暴露的这些问题也是行业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时正是纠正的好时机。可以倒逼从业者更细微去思考,如何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参与过演唱会策划制作、宣发执行、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演艺人张蕾称。
不管是退票费、强实名还是疑似假唱等事件引发的风波,在接受采访时,多位从业者表示,今年演唱会的火爆确实在服务和监管方面带来了进步,但在初期仍存在法规不完善、一刀切等问题。张蕾认为,每个演唱会都有其独特的情况,演艺产业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的执行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更精准、更细分。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回应每经记者称半岛官方app,今年演唱会相关的消费争议大幅增加,“而有些争议缺乏判断细则,所以我们对相关问题也非常关注。”
柱子票、假唱风波等问题均非今年才有,却在2023年集中爆发,主要原因是“用户的关注度都集中在了行业头部歌手的身上。”刘斅告诉记者,从演出数量上来说,周杰伦、五月天等头部歌手只占市场总体演出1%,却承包了市场上80%的演出舆情。
“今年最后两三个月,部分项目开始亏损。”鲁悦告诉每经记者,为赶上这波行情,不少演唱会“预制”时间不够就匆忙开唱。
张蕾也向记者表示,“第四季度开始,有的演唱会票房走势就不是那么强劲了。所以到最后,拼的还是演出的质量和艺人的品质。”
在张蕾、罗幸星等业内人士看来,2023年演唱会的“爆炸”并非常态,2024年行业会在“保暖”的情况下逐步回归冷静。
“明年的演出市场相对来说,演出项目仍会保持高频率,不过由于大家可选择的多了,所以热情会慢慢下降。”罗幸星告诉每经记者,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明年3月至5月份的演出档期均已订满。
鲁悦也向记者透露,截至目前,其所运营的场馆2024年超80%档期已被定完。“明年的预约率已经远超我们的承受能力,好几个项目同时叠加到一个档期。”针对演出商都想抢进热门档期,场地如何排期,鲁悦表示,会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项目品类等多个纬度来择优选择演出项目。
火热的场馆预订,意味着2024年演出市场依旧红火,但竞争会尤为激烈。“明年整个演出市场,只有局部热门歌手,可能还会积蓄消费动力,更多的中尾艺人会遇冷。”牟珺向记者指出。
“今年热闹的市场让很多项目错误预估了热度,在和主办方谈合作时,演出相关费用大幅增加。这是很危险的,今年市场热度高,多多少少可能都赚钱了,但明年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王欣明表示,目前演出市场存在较大的泡沫。
张蕾指出,有很多新近“杀入”演唱会市场的艺人和主办方都应该自我检视,是否到了可以开演唱会的阶段?艺人的影响力和作品是否足够支撑?可以做多大规模?主办方能否做好应有、专业、常识性的服务?
有“新鲜感”的新产品将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一些今年演过的明年即便换个主题和制作也不一定会有今年的热度。而一些首次上演的内容或许能够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王欣明如是说。
“我认为在2024年演出市场回归理性后,想要维持用户热情。演出项目需要与文旅结合、尝试演艺新空间、引入新的国际产品等。”刘斅建议。
: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